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落下帷幕,我院《腐蚀慧眼——超临界CO2管道腐蚀原位可视化监测装置与评价技术》项目获国赛铜奖。
《腐蚀慧眼——超临界CO2管道腐蚀原位可视化监测装置与评价技术》项目聚焦CCUS领域CO2管道腐蚀监测与评价难题,创新性地解决了传统密闭式腐蚀研究装置存在的微量杂质气体不可补、腐蚀演化过程不可视、腐蚀动态信息不可测三大技术痛点,打造了“四维一体”的原位可视化腐蚀监测装置,实现了腐蚀过程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动态解析,致力于为CCUS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赛项目获奖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赛道 | 项目组别 | 项目负责人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奖项 | |
1 | 腐蚀慧眼——超临界CO2管道腐蚀原位可视化监测装置与评价技术 | 产业赛道 | 企业命题组-区域特色产业组 | 赵晓凤 | 杨维健、丁天聪、陈宇凡、高洁、邱䶮、石胜凯、江云欣、刘天乐、孙冲、孙建波、林学强 | 孙冲,孙建波,林学强 | 国赛铜奖、省赛金奖 | |
2 | 向海要氢-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新方案 | 产业赛道 | 企业命题组-产教协同创新组 | 张兴恒 | 王建业、高鹏、夏彩凤、张慧、孙宇、李紫祎、殷齐康、龙子健、陈晓东、陈红宇、鲁效庆、贺冰、王茂槐 | 王兆杰、刘思远、周炎、褚奇、魏淑贤 | 省赛金奖 | |
3 | 氢启瀚海-电解海水制氢技术领航者 | 高教主赛道 | 研究生创意组 | 王建业 | 张兴恒、张慧、高鹏、夏彩凤、孙宇、李紫祎、殷齐康、龙子健、陈晓东、陈红宇、魏晓飞、张慧丽 | 王兆杰、刘思远、周炎、褚奇、鲁效庆 | 省赛银奖 | |
4 | 石墨烯/不锈钢双极板一体化制备项目 | 高教主赛道 | 研究生创意组 | 赵志浩 | 仵湘、曲勇旭、蒋明函、王凤丽、王文昭、张钰琪、张泽扬、房上上、齐天一、胡建文、齐浩 | 臧晓蓓、李春玲、曹宁 | 省赛银奖 | |
5 | 烯钢智创 | 产业赛道 | 企业命题组-产教协同创新组 | 齐天一 | 曲勇旭、王凤丽、王文昭、朱宏磊、蒋明函、张泽扬、张钰祺、房上上、李佳炜 | 曹宁、臧晓蓓、朱宏伟 | 省赛银奖 |
指导老师孙冲在赛后说:“整个比赛备赛期间,我目睹了团队每一位同学在挑战中磨砺、在协作中蜕变的全过程,从模糊的创意到完整的项目,同学们展现出的创新锋芒、实践韧性与团队默契,是比奖项更宝贵的财富。”项目负责人赵晓凤在赛后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得到了不断成长,这份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团委老师对项目的培育与打磨,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并肩前行,未来我们将致力于让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产业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青春力量。”
“腐蚀慧眼”项目赛后合照
据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我国举办的最具影响力、最权威、最广泛参与的国际性大学生创新赛事活动。本届大赛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其中,产业赛道共吸引2355所高校、24.8万个项目、96.3万人次参加,共有3104家企业的6976个命题入选。本届大赛中,我校参赛项目共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