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李焰(教授)

作者:审核:发布者:张秀良发布时间:2018-12-13浏览次数:31831

»姓名:李焰

»系属:材料科学系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yanlee@upc.edu.cn

»联系电话:13615321199

»通讯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

»概况:

能源装备腐蚀控制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主任

青岛市能源装备腐蚀控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青岛市能源装备腐蚀控制国际合作基地主任

 ◎ 研究方向

腐蚀电化学与多尺度表征方法

海洋环境与油气工业腐蚀控制

智能腐蚀监检测与大数据技术


 ◎教育经历

1995-092000-03: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博士(导师:魏绪钧教授)

1991-091995-07: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学士(导师:毕诗文教授)


 ◎工作经历

2018-07至今:太阳成集团tyc41183,tyc41183太阳成集团,教授

2010-01至今:太阳成集团tyc41183,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9-122018-07:太阳成集团tyc41183,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2005-072009-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5-052011-0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2004-122005-03: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金属工学科,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水流 徹教授/Prof. Tooru Tsuru

2004-072009-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室,博士生导师

2001-122009-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2001-122009-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室,研究员

1999-122001-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侯保荣研究员)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

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水处理和有机热载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讲课程

本科生:《无损检测技术》、《防腐蚀涂料及涂装技术》、《专业外语》

硕士生:《材料腐蚀电化学测试方法》

博士生:《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指导研究生及博士后

指导硕士生60余人,荣获国家奖学金、塔里木油田奖学金、“杰瑞杯”石油装备设计大赛奖、全国失效分析大赛奖等奖励

指导博士生10余人,获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刘永龄冠名奖学金特别奖、“共创共赢·NI同行”用户案例与创意大赛卓越价值奖等奖励

培养博士后2人,获评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年创新人才奖


 承担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979282,不锈钢焊接接头在含悬浮硫的碱性络合铁催化剂溶液中的局部阳极溶解行为和应力腐蚀开裂机制,2020-012023-1259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676071,海底管线焊接接头电偶腐蚀过程的精确建模及跨尺度表征,2017-012020-1267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0576038,热浸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氢渗透行为和脆性研究,2006-012008-1231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40306013,钢铁热浸镀层的海水腐蚀机制对比,2004-012006-1227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科学技术部,“863”计划项目-专题课题,2004AA602210-2,不接触测量阴极保护电位技术研究,2004-042005/11144万元,主持(副组长),结题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防护技术研究,2025-012027-12190万元,参与,在研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关键装备研制,2024-012026-12165万元,参与,在研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天然气液化系统硫回收装置研制,2015-012019-122900万元,主持(副组长),结题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JHZ0527,海洋钢铁构筑物腐蚀监测及微生物腐蚀研究,2005-052006-0530万元,主持(副组长),结题(评价优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技术合作项目,海底管线牺牲阳极保护电流检测技术及其与环境相关性研究,2003-042005-12270万元,主持,结题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GHY15108Al(Y)-Al2O3-MoS2耐磨蚀涂层的可控制备技术,2017-092019-0930万元,主持,结题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GSF120007FLNG硫化氢在线监测系统研制,2016-092018-0915万元,主持,结题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Y2008E09,硫酸盐还原菌对海泥环境中热浸镀钢材表面氢吸收过程的影响,2008-122011-125万元,主持,结题(评价优秀)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08GG10005015,深海环境腐蚀电化学现场测试系统,2008-072010-1215万元,主持,结题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006BS07008,拉应力作用下热浸镀钢材在海洋大气中的氢渗透和脆化,2006-012008-126万元,主持,结题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25-1-1-223-zyyd-jch,电压矩阵法腐蚀成像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2025-072027-0620万元,主持,在研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科技将才”专项计划项目,05-2-JC-86,海洋钢结构浪溅区防腐、修复新技术,2005-112007-1150万元,主持,结题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2-JZ-113,钢铁热浸镀层的海水腐蚀机制对比研究,2004-012006-1210万元,主持,结题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JXM0109,海洋环境防腐蚀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2001-122003-1250万元,主持(副组长),结题

新疆自治区伊吾县人民政府,煤化工装备完整性智能监检测系统研发,2023-122025-12159万元,参与,在研

恩迪检测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专利权转让,2022ENDI-ZL-001,电场指纹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2022-102023-10110万元,主持,结题

恩迪检测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专利权转让,2021ENDI-ZL-002,三电极阵列局部电化学信息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2021-092022-12105万元,参与,结题


 ◎科研获奖

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进步/技术发明类一等奖(1/82025):电压矩阵腐蚀成像法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专利优秀奖(1/42024):一种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142024):海洋装备多相耦合材料体系局部腐蚀的跨尺度电化学表征及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72023):浮式条件下天然气液化系统硫回收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52022):亚氯酸钠与高纯二氧化氯消毒剂绿色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1/12022):热浸镀铝锌合金镀层表面三价铬化学转化膜的构建、表征及调控

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2/42022):海水淡化动态液膜下局部腐蚀的跨尺度电化学监测技术及表征方法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著作奖一等奖(1/42021):《热浸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失效机制》

中国海洋大学校级优秀教材奖特等奖(5/62005):《电化学方法应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132001):海洋钢铁设施腐蚀状态跟踪扫描系统


 ◎人才类奖励及荣誉称号

李焰科研团队入选青岛市“科技将才”专项计划(2005

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08

青岛市青年科技创新奖(2007

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003

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

青岛市百名优秀引进人才(2002


 教材及著作

李焰 主编,张大磊 唐晓 鞠虹副主编。《装备材料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2025,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鞠虹 主编,张大磊 李焰 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石油石化用材概论》,2024,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李焰,唐晓,张大磊,李鑫 等著。《热浸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失效机制》,2017,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论文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论文被引用3300余次,单篇论文他引最高460余次;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名单,20232025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终身影响力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List)。

代表性论文10篇:

X-H Dou, Z-H He, X-W Zhang, Y-S Liu, R Liu, Z-W Tan, D-L Zhang*, Y Li*. Corros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X80 pipeline steel welded joints under high shear flow field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23, 665: 131225. (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a.2023.131225) Cited By (22)

Z-L Feng, R-J Wan, S-M Chen, X Tang, H Ju, Y Li*, G-L Song*. In-situ repair of marine coatings by a Fe3O4 nanoparticle-modified epoxy resin under seawat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430(2): 132827.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1.132827) Cited By (22)

Y Bai, Z-H Wang, X-B Li, G-S Huang, C-X Li, Y Li*.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 pressure cold sprayed Zn-Ni composite coating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719: 194-202. (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17.05.134) Cited By (52)

D-L Zhang, W Wang, Y Li*. An electrode array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inhomogeneity of zinc in zinc/steel couple during galvanic corrosion. Corrosion Science, 2010, 52(4): 1277-1284. (https://doi.org/10.1016/j.corsci.2009.12.030) Cited By (59)

H Ju, Z-P Kai, Yan Li*. Aminic nitrogen-bearing polydentate Schiff base compound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iron in acidic media: A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Corrosion Science, 2008, 50(3):865-871. (https://doi.org/10.1016/j.corsci.2007.10.009) Cited By (467)

H Ju, Y Li*. Nicotinic acid as a nontoxic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hot dipped Zn and Zn–Al alloy coatings on steels in diluted hydrochloric acid. Corrosion Science, 2007, 49(11): 4185-4201. (https://doi.org/10.1016/j.corsci.2007.05.015) Cited By (56)

Y Li, P Zhao*, Q Liang, B-R Hou. Berberine as a natural source inhibitor for mild steel in 1 M H2SO4.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5, 252(5): 1245-1253.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05.02.094) Cited By (234)

P Zhao, Q Liang, Y Li*. Electrochemical, SEM/EDS and quantum chemical study of phthalocyanine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mild steel in 1 mol/l HC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5, 252(5):1596-1607.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05.02.121) Cited By (248)

Y Li*. Form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orrosion products on Zn–Al alloy coating exposed to seawater. Corrosion Science, 2001, 43(9): 1793-1800. (https://doi.org/10.1016/S0010-938X(00)00169-4) Cited By (69)

Y Li*. Corrosion behaviour of hot dip zinc and zinc-aluminium coatings on steel in seawater.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1, 24(4): 355-360. (https://doi.org/10.1007/BF02708631) Cited By (50)


 发明专利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发明1项;已在国内企业实现技术转化5项,获得转化资金共计230万元,为技术受让企业和服务单位创造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代表性发明专利10项:

李焰,姚万鹏,蒋涛,胡洋,胡鹏飞,李强。一种巡检式电压矩阵腐蚀监测系统,CN 20241124423172024-11-12授权

李焰,蒋涛,姚万鹏,吴承昊。一种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及其设备,CN 20201106731832023725日授权

李焰,潘杰,丁雅静。调控热浸镀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三价铬化学转化膜性能的成膜方法,CN 20201034969832022429日授权

李焰,李亚东,唐晓。多电极耦合的非均匀结构局部腐蚀的测试系统及方法,CN 20171041389892021924日授权

李焰,吴承昊,李亚东,姚万鹏。一种基于挂片的模块化电场指纹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CN 20181010825052020522日授权

李焰,白杨。一种冷喷涂铝基自润滑耐磨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CN 20161000621912018612日授权

李焰,李强。一种深海现场腐蚀电化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CN 2012103797134201632日授权

李焰,杨瑞。精确模拟焊接接头的模块化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CN 2013103395198201578日授权

李焰,刘玉,张大磊。基于微电极阵列的多通道电偶腐蚀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CN 20121047794152015121日授权

唐晓,李焰,马超然,徐苗苗,吕晓蕾。THREE-ELECTRODE ARRAY LOCAL ELECTROCHEMICAL INFORMATION TESTING SYSTEM AND TESTING METHODUS 11333624B22022517日授权


 标准

牵头制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体标准1项。

李焰,胡洋,刘志梅,等13人。T/CSCP 0004-202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电压矩阵成像法在线监测》,太阳成集团tyc41183发起,太阳成集团tyc41183、恩迪检测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北京安泰信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制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2023124日公布、125日实施


欢迎访问科研之友学术网站(https://www.scholarmate.com/P/yanlee)!